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暑期大家访】“大家访”系列报道之三:形成教育合力 共助学子成才

  • 发布单位:学生处 
  • 发布时间:2018-08-21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密切师生关系,促进家校和谐,提升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根据省教育厅要求、按照院党委部署,我院派出22支小分队分赴全省11个地市开展2018暑期“大家访”活动。今天我们记录的是铁道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轨道交通系、经济管理系、人文系、安全工作处等单位(部门)组成的暑期“大家访”联合小分队几天来开展“大家访”的情况和他们的感悟。

“大家访”访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教育

         ----人文系信工系联合小分队暑期大家访活动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的成功,并非仅靠学校单方的力量就可以促成,家庭教育也尤为重要,而家访是了解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学院统一安排部署,2018年7月27日-8月3日,人文社科系党总支书记郭根群带领的人文系、信工系联合小分队顶着高温冒着酷暑奔赴唐山,对我院14名学生进行深入走访。

在家访过程中,他们不只是走进学生的家门,而是力求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开展家庭调研,深入了解受访学生家庭经济、生活现状,用真心换取真心,以期增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小分队两位老师还通过发放招生宣传册、口耳相传等方式,向学生家长及周边村民宣传我院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并积极回答了群众咨询的问题,促进了家校沟通,有效征询了有报考意愿考生对我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实地走访,小分队的老师们了解到小郑同学的父亲因在钢材交易市场打工时发生意外,导致行动不便,只能拄拐生活,而母亲则不得不在外打工以补贴家用。小郑同学自立自强,义无反顾地扛起了照顾父亲的重担,学习之余协助父亲完成家庭日常事务;小杨同学的家,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家中只能以务农为主要经济来源,为了不让父母过于操劳,小杨同学利用假期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每每提到孩子,小杨的父母都是满脸的骄傲与自豪。所谓男儿当自强,两个孩子的精神深深感动着老师们,两位老师代表学院为两个家庭送出慰问金,并殷切希望两位学生能够继续保持优良传统,刻苦学习;小李同学的父亲脑血栓在床,丧失劳动能力,家庭原居住在距离现住址不远处的房子内,但因年久失修,已无法正常居住。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下,重建了现住址。与小李同学情况相似的还有小马同学,因家地处滦河入海口,汛期导致房屋破损严重,一家人四处借钱重新修整房屋,现居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内。“看到房屋里陈旧的设施,破旧的帐篷,我的心里十分感慨。虽然平时也听过很多学生家里遭遇灾害,但若不是亲眼所见,就不会有这么深的感触。”郭根群书记感叹道。在聊天中老师们还了解到,小马的父亲以拾荒为生,行动不便,母亲身体常年疾病。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小马同学仍能积极乐观地生活,在校担任学生干部,假期在唐山京唐港地区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其父亲在与我们交谈中难以压制自己的激动情绪,在收到学校带来的补贴慰问金时,流下感动的泪水。同时,老师们督促学生在校努力学习,作为男子汉,争取早日撑起这个家;小安同学生活在单亲家庭,经济来源以种植果树为主,当得知孩子有服兵役的意愿时,老师们很是钦佩,对小安及家人详细介绍了大学生征兵的有关政策和相关补贴,并发放慰问金,借此机会激励孩子不断努力,早日实现军人梦,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朴实的民风,浓厚的民情”,这是小分队的老师们走访人文社科系酒店1601班小林同学家中最大的感触。小林的爷爷告诉老师,孩子父母常年外出打工,而奶奶患有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几乎无劳动能力,平日靠自家院子里种植的农作物为生,经济十分拮据。两位老师为该家庭送出学院的补贴慰问金,并积极勉励孩子,结合马上就要进行实习,鼓励学生立足实习岗位,施展在校所学技术技能,为自己和家庭美好前程奋斗;在与小王同学交谈的过程中,老师们了解到,小王家庭相对困难,但孩子十分上进,加入了信工系BIM协会,假期一直积极努力学习,还跟随系部教师共同留校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孩子勤奋好学的精神感染了两位老师,他们送出学院慰问金的同时不断鼓励孩子深入学习,努力成为祖国建设的急需专业人才。

大家访活动告一段落,但学院的老师们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道路上却未曾停下脚步,他们正在时刻准备着为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现代职业教育再出发。

 

1534838271149076129.jpg

 

1534838271165040592.jpg

 

1534838271212025516.jpg

 

不能让贫困压弯了你精神的脊梁

             -----轨道交通系铁道工程系暑期大家访活动

 

7月29日-8月5日,由轨道交通系党总支书记吴松带领的铁工系、轨道交通系联合小分队在秦皇岛开始了“体验省情,暑期大家访”行程。8天的走访,小分队员们不畏高温酷暑,专啃“硬骨头”,走完高速走省道,走完省道走县道,走完县道走乡道,走完乡道走村路,甚至走到没有路----步行,翻山越岭将学院的问候送到每个学生家庭,将国家和学校的帮扶政策传播到每个家庭,将挺起脊梁、改变命运的信心播种到每一个家庭,让每个家庭感受到国家、学校、老师的关心,更加增强了每个学生、每个家庭脱贫和改变命运的信心。

无论走到哪里,小分队都以不影响学生和家庭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为前提,因为老师们深知每个家庭和学生的生活不容易,更是对每个贫困家庭学生和家长的尊重,在家的家访,下地干活的“地”访,打工的“工”访,深入了解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和贫困原因,详细介绍相关的扶贫和脱贫政策,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真心而纯朴的谢意和尊重。在走访到大山深处抚宁县台营镇山神庙村小王同学家时,看到了深山里小王同学断壁残垣破败的家,在了解到父亲脑梗后遗症精神失常花费大笔的医药费、母亲丧失劳动能力、为孩子上学拉了乡亲们很多饥荒的时候,吴松老师一边宽慰孩子的母亲,介绍学校的资助政策,一边将500元的慰问金交到了孩子母亲的手中。当询问小王同学家是否是建档立卡家庭时,学生妈妈一脸的茫然,吴松老师当即拨打了在外打工的小王同学电话询问了详细情况后找到了山神庙村村支书反映情况,在王书记表示会积极的为小王同学家申请建档立卡家庭后才放心的离开。

    吴松书记在完成大家访任务后表示:连续几年的暑期大家访活动,让我见到了很多的贫困家庭,也给我这个学生管理者带来了很多的感触。党和政府以及学校为资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做出了积极努力,实现了"不让一个贫困生因贫困而失学"的承诺,解除了大批贫困生的后顾之忧。但是一些贫困生的感觉并不轻松,更大的承受着无形的精神压力,陷入心理贫困。因此,对贫困生的扶助仅仅停留在经济物质上是不够的,还要给贫困生以心理上的支持,消除家庭经济困难给这些同学心灵蒙上的阴影,引领贫困生走出心理困扰。从某种意义讲,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比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更重要。”他认为,作为高校教师,要有习总书记讲到的“仁爱之心”;还要有面对贫困学生足够的善意和智慧,鼓励他们求学和成功的信心,提升他们改变贫困的能力。一是教育学生不要对贫困学生抱有歧视的态度。二是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尊重帮助贫困学生。三是引导贫困学生认识到贫困也是一种财富,因为是贫困把生活中如何从困境中走出?如何在贫困中保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如何以平和自重的心态对待他人?”等这样的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一个人没有理由不从贫困中走出,没有理由不具有过一种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人生智慧,没有理由不成为社会优秀的人才。 

 

 

1534839020865015997.jpg

 

1534839021170012206.jpg1534839021704098712.jpg

 

 


 
 深深的关爱  浓浓的情义

                       ——学院赴张家口暑期大家访活动

7月24日-31日,由安全工作处王永刚副处长带队,勾昱、张云龙两位老师为成员的赴张家口大家访小分队带着学院对学生的关怀关爱,到张家口市赤城、宣化、涿鹿8名学生的家中进行了家访。

小分队员们走访到每一家,都被学生家中的凄凉境况所感染,家住赤城东山庙村的小唐同学,家庭是建档立卡户,父亲因病不能干重活,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几乎倒塌,生活非常困难;涿鹿县曹堡村的小项同学,是单亲,现和妈妈跟着姥姥居住。小邱同学的母亲几年前病逝,由父亲带着她和妹妹生活。为了能多挣些生活费,小邱同学和她的父亲都在外地打工;建档立卡户小刘同学的家在偏僻的半山腰的一个小山村,父母均有病在身,不能干重活,生活的困难没有压垮这个家庭,反而更加激励起他们脱贫致富的梦想;小田同学家是建档立卡户,在政府的帮助下,去年修缮了房屋,小田同学和他的父亲均在外打工,年迈的奶奶重病缠身不能下床,由姑姑家中照顾,得知小分队员们不远千里前来慰问,奶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在家访中,学生家长都很激动,一些老人激动地流下眼泪,对学院的照顾一再表示感谢,看着学生家长期盼的眼神,听着学生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到,而是为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坚持在外打工,和父母分担困难,老师们既感到在教育扶贫工作中的肩负的责任,更是为能有这样的学生而欣慰,他们代表学院送去了慰问金,向学生家长和当地老百姓介绍我院的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我们的招生简章,深受当地群众好评。

 

1534838655203076092.jpg

 

1534838655899075205.jpg

 

1534838656423044473.jpg